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1)》包含总报告、分报告、案例篇和专题篇四部分,回顾陕西近年来各个领域脱贫攻坚历程,深入研究陕西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总报告全面回顾陕西脱贫攻坚的过程、成就和启示,系统梳理陕西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成果、在实践层面对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报告深入研究具有陕西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从教育扶贫、民政扶贫、易地搬迁、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个维度总结陕西脱贫攻坚实践,并从工作体制机制的衔接、建立防止返贫和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普惠性民生工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进行探索性研究。案例篇以陕西部分地区的微观调查和案例研究为主题,从陕西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县域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视角深入剖析区域样本,为陕西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实践之路展开探讨。专题篇对近年来陕西脱贫攻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其中包括精准扶贫中的农村基层组织治理问题、农村电商发展、精准脱贫内生动力路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现状问题等,从体制机制构建、生产要素培育、改革创新推动等多方面研究陕西在巩固、扩大、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中积累的有益经验,为下一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展开深入研究。
司晓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教育管理学论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等专著、教材和译著9部,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15项。出版《教育管理学论纲》《面向现实的教育关怀》等专著4部,主编教材5部。先后在《教育研究》、COMPARE、《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现担任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陕西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任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陕西省人民政府督学、陕西省高等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第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届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兼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教育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评审专家等。
白宽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公共管理等。对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进行专题研究。先后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人文杂志》等报纸及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编辑出版著作30余部,文章曾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厅级项目20余项。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获陕西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一、二等奖5项。
于宁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三农”理论与政策。主持、参与各类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50余篇40余万字。兼任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当代陕西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三农”工作咨询专家、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