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环境背景,东北地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受住突发疫情、自然灾害等多重考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稳定,供给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2019年,东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36.2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6%。疫情对东北地区经济运行冲击明显,辽、吉、黑三省和蒙东地区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7.7%、-6.6%、-8.3%、-5.8%;东北地区第二季度经济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逐步转好,服务行业缓慢恢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大风险守住底线。东北三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就业局势总体平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不断进步。“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合作高地建设加快。
但东北地区仍处于全面振兴的攻坚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新旧矛盾的交织期,经济发展缓慢、工业效益减弱、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依旧突出。
2020年,从国内大局来看,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政府和社会对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失速的担忧逐渐消失,预计东北地区全年增速为0~1.5%。通过加快实体经济发展,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充分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拉动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凝聚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层次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等重要举措,促进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磊: 男,1962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长春光华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经济纵横》杂志主编。吉林省享受省政府津贴人员,吉林省政府拔尖人才,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光华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农村金融研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16部;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省领导肯定批示20余篇;主持国家、省级项目20余项,主持省委改革委、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地方政府及部门横向课题40余项。曾率团访问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农业大学、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科院、俄罗斯远东社科院等。
郭连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吉林省省情)研究基地负责人。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工作,有关研究咨询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及省级领导批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发表文章、上报研究报告近百项,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转载。
吴海宝: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黑龙江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1995年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项目“大庆区域经济调整规划研究”,是主报告撰写人之一。2000年担任《大庆现代化研究报告》副主编,是主报告主要执笔人。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主编《大庆科学发展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在省报等主要媒体多次发表文章,一些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主持推进“龙江全面振兴评估报告”课题研究。完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东北全面振兴》研究报告。在国内报纸、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梁启东: 男,1965年5月出生,辽宁抚顺县人。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研究员,人文地理学博士。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全国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科普专家、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称号,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及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城区发展战略研究》《辽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加入WTO与辽宁经济》《沈抚同城化战略研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研究》《对话金融危机》等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