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减税降费双重影响以及经济运行下滑等多因素共同作用,2020年中国各区域税收收入同比不同程度下降。2020年上半年,中国实现税收收入88997.49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税收收入60117.01亿元、14591.38亿元和14289.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14.6%和-11.5%,分别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7.5%、16.4%和16.1%。各级税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把控政策力度、政策重点和政策节奏,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疫情的缓和以及减税降费政策的刺激作用,2021年中国经济将会逐渐恢复增长,税收形势也会逐步开始好转。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深化税收体制改革的五大方面的内容,本报告建议以“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为税制改革突破口,完善涉企税制,回应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降税率诉求;以“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为消费税改革切入点,优先考虑汽车、成品油等品目,适当扩大征收范围;以“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指引,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以“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为依据,深入研究房地产税征收的理论和法律依据;以“健全地方税体系,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稳步扩大地方税管理权”为划分央地收入的指南,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
林维: 男,汉族,出生于1971年9月,浙江舟山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法。主持《前南国际刑事法庭的理论与实践》、《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刑法解释体制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中直机关、团中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刑事控辩审模拟实践》。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全国团校系统优秀教师称号。著有《间接正犯研究》《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与处理》,译著有《英国刑法》,发表论文有《选择性罪名适用的探讨》《共同混合过错新探》《间接实行犯概念和构成的比较研究》《论前科的定罪价值》《论我国单行刑事立法对没收财产刑的发展》等。
韩莉: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双碳”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企业财务管理。 长期从事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调控与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税收政策与经济效应、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筹划。主持2020年度北京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主持2020年度北京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基于税收与税源背离的京津冀跨区域治理财税协调机制研究”;参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北京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省部级重点课题。
蔡昌: 会计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应用经济学),宁德师范学院闽江学者讲座教授,西藏大学柔性引进人才,国际注册高级会计师(ICSPA),北京海淀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税收与法律智库”丛书主编。兼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导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访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2013~201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学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参加国际学术论坛,担任国际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Inderscience Publishers)匿名审稿人,《公共管理评论》《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暨南学报》等多家杂志匿名审稿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税务总局课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课题等16项。在《人民日报》《税务研究》《财政研究》《会计研究》《南方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教材8部,部分专著或教材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等。
付广军: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政策与税收理论、民营经济税收政策、产业税收政策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级以上部门各类课题30余项。
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理论与政策、区域税收政策、数字经济税收及治理、税收信息化、税收风险管控等。编著《税收学》《税务管理新论》《中国区域税收发展报告》《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操作实务》《中国税务教育发展报告》《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研究》《会计操作实务》等;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数据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监管国际比较与规制衔接研究”子课题,“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等多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