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作为跨国教育在中国的表现形式,是最近一次全球化钟摆进程中自由化运动的产物。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一个有着自己轮廓和鲜明特点的组织场域。该场域如何被国家形塑、有着怎样的结构性特征、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场域中的办学组织又遵循着什么样的行动逻辑,以及该场域在我国高等教育场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理解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意义,本书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栗晓红: 栗晓红 河南安阳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文凭社会、教育组织与制度、教育不平等、教育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课题,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南京师大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