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著作,对资本主义内在运行机制做出了独特、深刻的阐释,这是其他各种思想流派通常做不到的。就此而言,马克思的著作有助于解释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和经济问题,有助于理解这些问题的可能性解决方案的局限性,例如,货币的必要性和起源、工薪阶层的增长、不平衡发展、循环和危机、工人的相对贫困,以及债务和过度劳累的发生等。
《马克思的价值——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必然蕴含生产和分配的冲突。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但它常常带来不稳定性、危机和失业。这表明资本主义虽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但是历史上最具系统性破坏能力的生产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并不稳定,因为在竞争的背景下,榨取、实现并积累剩余价值的各种力量相互冲突。
本书作者对马克思价值分析的方法论原则,以及学界对马克思价值论的最为著名的阐释,给出了批判性评论。他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主要聚焦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调节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过程以及各种关系。从这个角度分析,价值论是关于阶级和剥削的理论。除了其他方面的理由,价值概念无疑是有用的,因为它解释了自愿市场交换原则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剥削。本书澄清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争论,并创新性地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新的内涵和意义。
〔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AlfredoSaad-Filho): 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Alfredo Saad-Filho) 英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伦敦国王学院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曾在巴西、加拿大、日本、莫桑比克、瑞士和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担任高级经济事务干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批判、劳动价值论及其应用等。著有《马克思的价值: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2002),合著《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版(2004)、《促进增长、就业和减贫的经济政策:以赞比亚为例》(2007)等,主编《反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导论》(2003)、《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2005)等。
孔祥润: 哲学博士,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出版译著两部:《〈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2018)、《哲人-王:柏拉图〈王制〉的论证》(2020)。
周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研究》(2015),合著《现时代的精神境遇》(2013)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5),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