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0~2021)》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科研人员为核心编写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为指引,以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文化发展建设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北京文化建设实际以及“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重点目标,协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北京市文化发展分析与研究的年度报告。
本书系统回顾2020年北京市文化发展的总体形势与整体状况,对2020年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与新动态等进行分析。本报告坚持全面呈现与突出重点相统一的原则,聚焦北京文化发展全局中核心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数据挖掘、案例分析、横向比较等方法,重点考察北京市文化发展的现状、不足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本书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总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2020年北京文化发展整体态势与文化相关指数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总结盘点2020年北京文化各领域发展状况与动态;第三部分回顾北京文化发展“十三五”成就,展望“十四五”规划蓝图;第四部分关注2020年北京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分报告有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四个板块。各个分报告关注北京文化战略与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涉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城市创新发展、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市民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文化财政金融、动漫游戏产业、网红打卡地、文化消费、胡同治理、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名城、三条文化带、非遗传承等重点与热点问题,既有从宏观角度对北京文化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分析,也有针对文化发展具体领域的细致研究,并且结合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贾旭东: 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研究与服务课题组组长,曾任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第三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律、文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文化经济学研究。政策研究的主要贡献领域为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策设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划分与分县名单编制、人口老龄化的文化应对等。代表作有《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人口老龄化与文化发展研究》(课题组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影响》、《文化产业金融政策研究》和关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论文,主编《文化发展研究》。
黄仲山: 文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艺学会会长,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化理论和首都文化发展研究。曾在《山东大学学报》《北京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北京古都变迁与文化话语演变》《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首都新型高端智库重大项目1项。曾参与编写《中国文学年鉴》《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等。
王林生: 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京脉云”人文北京IP资产与场景谱系云平台主编,研究方向为文化新业态、创意城市、文化产业。在各类报章杂志发表论文或评论近百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拓展业态的边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图像与观者:论约翰·伯格的艺术理论及意义》,主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城市发展报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文化短板突破研究》等各类研究多项。
陈镭: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首都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市文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化理论、城市文化研究。出版《文化资本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