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纂,系统概括了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河南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亟须认真破解的主要问题,并对河南2013年社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行业报告组成。总报告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撰写,代表本书对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基本观点。总报告认为,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开局之年,河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粮食产量超1100亿斤,全省呈现经济稳步增长、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基本省情,依然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板。2013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变社会发展方式、大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公平,努力破解社会发展瓶颈,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将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分报告、专题报告、行业报告,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评析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客观反映了2012年河南社会发展的轨迹,破解了和谐中原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3年河南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向。
刘振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道兴: 男,1954年6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管专家,兼任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3项,独立撰写或参编专著《河南可持续发展研究》《转型与升级》《科学论》《教育投入的革命》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李怀玉: 汉族,1977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研究,2012年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课题30多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4项。荣获各种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5项,参与获其他省级社科奖3项。副主编、合著及参与撰写专著20多部,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红旗文稿》《理论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50多篇。
牛苏林: 男,1958年12月生,福建德化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河南省管专家,兼任河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河南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哲学、宗教学、社会学研究,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不朽思想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解》《河南:走向现代化》《构建和谐中原》《河南社会发展与变迁》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周全德: 1954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退休后被聘为民革河南省委高端智库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女性社会学。自1985年以来,出版独著、主编8部书籍,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8项、国际劳工组织委托课题1项。曾被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授予优秀理论工作者称号。已发表的成果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