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范气候风险为核心目标的韧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流路径。近年来,中国和欧盟在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书由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IUC-Asia)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CSD,CASS)联合编写出版,汇集了欧盟、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韧性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案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欧盟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案例、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案例。
本书出版得到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适应气候变化司、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支持。本书内容可以为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编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本书分享的理论、方法和案例有助于国内城市深入推进城市适应行动,建设美丽宜居的韧性城市。
郑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适应与气候风险管理、低碳经济、城市环境问题等。
〔德〕帕勃罗·甘达纳: 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IUC)主任(2017~2020)。作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领域的专家,十多年来甘达纳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动欧盟与中国城市间的合作项目,尤其是国家发改委与欧盟委员会(地区总司)间的中欧高层区域政策对话。在IUC项目中,他协调安排了20多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韩国制订气候行动计划。此外,他还在这些国家开展气候行动的大规模能力建设活动。在中国,甘达纳先生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合作举办IUC活动。此外,甘达纳先生还率领中国/亚洲的高层专家代表团访问了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3个。
金竞男: 毕业于台湾大学资讯工程系,戴胜山房出版社负责人,专注以现代数位科技复制再现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精髓,并于两岸数地举办下真迹一等书画特展,促进民众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与欣赏。热衷翻译,除笔译英美推理小说外,还在中欧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担任口译工作。自2019年投入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工作以来,协助促进中国及欧洲试点城市间的多层次交流,与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携手举办多次低碳及气候适应的国际研讨会,并参与编撰本项目赞助的数项出版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