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作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独特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每一位兢兢业业的一线工作者。本报告汇集了全国各地科技场馆优秀的教育活动案例,通过梳理和分类,呈现当下科技场馆与学校合作的行业样态,适合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与参考。
科技场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汇集团体力量,形成行业凝聚力、向心力,让我们立足当下,共同携手,未来可期!
曹金: 硕士,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科普基础理论、数字素养等,公开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或参与厅局级项目7项。
高宏斌: 博士,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科委科普专家库入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基础理论、公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基层科普、科普创作、科普人才。从事科普研究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30余部。
李秀菊: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课题等20余项。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萌: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具有丰富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经验,参与撰写《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馆校合作、STEM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