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蓝皮书: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1)》通过数据、案例分析及调研、访谈等方法对网络视听行业的市场、产业、政策、趋势等进行分析,全面梳理了2020年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络广播等分支产业的发展特征,并对2021年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趋势和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0年,网络视听行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影视寒冬”的大背景下,“减量提质”、精品化和专业化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截至2020年,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人,网民使用率为95.4%,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破6000亿元,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和产业规模继续实现稳健扩大,中国处于世界第一的网络视听大国的地位继续保持不变。
2020年,“宅经济”激发产业活力,网络视听行业商业模式更加成熟多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新技术赋能网络视听革新,多元化内容与平台服务(网络直播等)相结合的特征也越发突出,“网络直播+电商”“网络短视频+文旅”“网络视音频+教育”等形态已经让网络视听突破原有界限,开始进一步发挥网络视听产业的正外部性价值。
2020年,网络视听行业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中有多部作品成功“出圈”,广受好评。《重生》《龙岭迷窟》《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等网络剧,《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创造营2020》等网络综艺,《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修罗新娘》等网络电影都获得了较高市场价值,有些作品形成了现象级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市场,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推动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内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平台管理和内容审核制定了明确的标准。
陈鹏: 博士,博士后,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出版研究院研究员,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制度研究、媒介营销管理、节目管理。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产业与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文化发展中心智库专家,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特约研究员,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视频研究高级顾问,中国网络影响力课题组副组长、CC-Smart新传智库研究顾问等。曾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曾受教育部委派,担任日本电通集团的高级广告研修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研究报告、论文数十篇,参与编著、翻译多部著作,曾获多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司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领军人才。先后在山东大学、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CC-Smart新传智库高级研究顾问。代表作有《影视工业化体系研究》、《中国IP影视化开发与运营研究》、《声画叙事:视听语言的逻辑与应用》、《短视频产业研究》、《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和China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Industry Insights等。
李丽玲: 澳门科技大学2023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北京思哲山水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曾任北京新传智库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视听、影视IP、目的地品牌传播、文化旅游、影视旅游、旅游规划、康养旅游、文旅传播等。作为执行主编参与编写《2021网络视听蓝皮书: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1)》《文旅蓝皮书: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0)》;参与《2021中国主旋律电视剧/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综艺节目社会价值报告》《2020中国网络视听节目青年选择调研报告》《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影视产业发展规划》《沁源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的编写。
陈锐: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CC-Smart新传智库研究顾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受众心理、舆论引导、调查统计、数据挖掘。主持或参与中国证券投资者信心指数调查、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调查、北京奥运会传播效果研究、中国明星商业价值研究、世界华文传媒影响力研究、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藏维少数民族电视观众调查、中国电影观众分层调查、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等项目,曾为多个影视项目或影视基地提供数据和调研服务。著有《传播心理学》《少数民族地区电视传播效果研究》《政法舆情危机应对实务手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