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大学联合编撰,在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版,由总论篇、行业发展篇、社会保障篇、劳动人才篇、社会管理篇、社会舆情篇、收入分配篇七个部分组成,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物。
本报告指出,2010年,广州市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主题,大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成功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在城市发展方面,借力于亚运会、亚残运会的东风,成功实现城市面貌“大变”目标;在民生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就业形势继续稳中趋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得到改善;在社会管理方面,社区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网络问政逐步推行,施政透明度和决策民主化不断提高。
展望2011年,广州市将以“承亚运精神、促转型升级、建幸福广州”为发展目标,继续推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体系。
易佐永: 男,广东鹤山人,现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1973年2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结业)。1973年在广州师范学校政工组任宣传干事;1976年在广州市教育局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1980年在广雅中学任教师、团委书记;1982年5月在广州市教育局任团委副书记;1982年8月起在共青团广州市委任常委、部长、副书记(兼市团校校长)、书记(兼市青联主席、省青联副主席、十二届团中央委员);1993年任广州市委企业工委副书记;1995年任广州市委办公厅副主任;1996年任广州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1年任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广州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任广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2007年7月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共广州市第六届市委候补委员,第七、八、九届市委委员;第九、十一、十二届广州市人大代表,第九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彭澎: 管理学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政府创新等问题。
涂成林: 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城市战略、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