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地方报告三个部分。
总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百年发展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残疾人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保障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总报告还分析了2020年残疾人事业进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流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残疾人的全面小康,残疾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无障碍环境,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
专题报告介绍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参赛进展情况。目前,北京冬残奥会已全部准备就绪。举办冬残奥会带动了更多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专题报告以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康复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教育为主题,分析了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方面,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康复体育进家庭、群众体育品牌化项目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我国举办了11届全国性残疾人运动会和8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连续5届残奥会金牌、奖牌数双第一;在残疾人康复体育方面,残疾人康复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接受康复体育家庭关爱服务的残疾人数量稳步增加,残疾人康复体育示范点逐年增多,康复体育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在残疾人体育教育方面,残疾人体育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师资培养、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服务等均获得快速发展。专题报告对“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体育发展进行了展望。
地方报告介绍了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4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状况。“十三五”时期,上述4个地区的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残疾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残疾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就业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十四五”时期,上述4个地区将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从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郑功成: 男,1964年生,湖南平江人,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多个部委咨询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社会保障评论》主编。长期从事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出版有《中国社会保障论》《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中国社会保障30年》《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回顾与展望》《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年(1949~2019)》《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等多部重要著作,发表理论学术文章500多篇。主持国家战略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与决策咨询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以及多个中央部委重点科研项目。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孺子牛金球奖荣誉奖,全国挑战杯园丁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种全国性或省部级学术与教学奖励,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是北京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杨立雄: 1968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于2010年、2018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多次应邀出席联合国、OECD等国际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专注于残疾人事业理论与政策研究,涉及残疾人社会政策比较、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辅助器具产业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8部,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人家庭社会支持及案例库建设”的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承担部委课题超过50项。承担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次获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