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作为综合性产业和构建国家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工程,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创新实践,旅游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有力有序有效,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文旅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全省文旅行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如何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抓项目、促发展、出精品、育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河北文旅品牌影响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成为“十四五”时期必须要解答的时代之问。
围绕奋进新征程的时代背景,本书聚焦“构建新格局 开创新未来”这一研究主题,形成总报告、行业新未来、发展新格局、业态新融合、实践新探索5个研创板块,包含1篇总报告和18篇专题报告,力图探索新时期河北省旅游发展新思路,为河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报告部分回顾总结了2021年河北省旅游年度发展情况、梳理了存在的问题,进而研判未来发展形势,为2022年河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借鉴和理论指导。行业新未来部分从旅游景区、旅行社业、旅游酒店业、民宿业四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河北省旅游行业发展方向及态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发展新格局部分从环京津文旅协同发展先行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文旅深度融合、河北省太行山旅游资源整合与空间结构优化、河北省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国际化发展路径、坝上草原文化旅游带绿色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业态新融合部分从河北省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学旅游创新发展、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实践新探索部分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河北定窑文化研学基地、河北太行红河谷旅游区为例对新时期文旅产业如何创新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陈胜: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论坛杂志社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
从佳琦: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史广峰: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教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论坛杂志社社长、总编,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旅游管理。
李志勇: 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规划。
康振海: 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 三十多年来,康振海同志长期工作在思想理论战线。曾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2017年6月至今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河北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 康振海同志著述较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北日报》《河北学刊》等重要报刊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等发表、出版论著多篇(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九十年》《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让历史昭示未来——河北改革开放四十年》等著作;发表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定历史自信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殷切期望指方向 燕赵大地结硕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以优势互补、区域协同促进高质量脱贫》《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育新机开新局》《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制》《认识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多篇理论调研文章;主持“新时代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阶段性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研究”“《宣传干部行为规范》可行性研究和草案初拟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张葳: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区域经济、文旅融合。
邢慧斌: 河北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