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对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作用。“十三五”时期,中国钢铁产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化解产能过剩、集中度偏低等问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成效,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数字化转型也正在加速,钢铁产业开始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本书是由北京科技大学和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撰的关于钢铁产业发展的最新年度报告,分为总报告、发展指数篇、低碳发展篇、技术创新篇、数字发展篇和案例篇六个部分。本书全面总结了钢铁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以低碳、创新和数字化为主题,重点解读了钢铁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案例的方式探析了钢铁企业的发展变革情况。
本书总报告部分对世界钢铁产业和主要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较为准确地刻画了世界钢铁产业竞争态势。在发展指数篇中,依据钢铁产业和企业特征编制了发展评价指数,对中国和世界钢铁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在低碳发展篇中则聚焦全球钢铁产业的低碳发展情况,分析了世界和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钢铁工业的生产状况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和能源消耗情况,并以中国典型的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费情况、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以及碳交易经济收益。在技术创新篇中对具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钢铁技术发展历史与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钢铁技术创新的特点,总结出钢铁产业转移趋势与区位差异,再分别从国家和企业视角研究了钢铁产业的技术效率和创新效率。在数字发展篇中,首先对世界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其次研究了数字经济对钢铁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影响;最后则基于全球产业数字化发展历程,分析了数字化对世界钢铁产业政策的影响。在末尾的案例篇中则通过河钢集团和韩国浦项钢铁集团两个案例展示了钢铁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历程,揭示了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十四五”时期,中国钢铁产业依然面临去产能压力,行业集中度和关键核心工艺发展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和数字化仍然是钢铁企业转型的核心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更好地促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本书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科学角度对钢铁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能够让广大读者了解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为政府部门出台钢铁产业相关政策措施、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冯梅: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案例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锋”等荣誉。长期致力于资源环境经济、工业经济、产业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在CSSCI、SSCI、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和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主持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主讲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序列。担任“钢铁产业蓝皮书”——《世界钢铁产业发展报告(2022)》《世界钢铁产业发展报告(2023)》副主编。
张建良: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炼铁过程优化、氢冶金与低碳冶金、非高炉炼铁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200余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300余篇,获得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8部。
李毅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现任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河钢研发中心主任,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钢铁行业战略研究和企业管理工作,主持河钢集团“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形成系统性的管理与技术体系,荣获省部级以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15项。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4部。
闫相斌: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副主编等。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Information Systems Reasearch、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教学奖励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