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2)》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编写。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文化消费篇、文化遗产篇、文旅融合篇、专题研究篇七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1年,广州统筹推进疫情精准防控与城市文化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出新出彩方案八大工程,全面深化城市全域文明创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文艺精品创作与展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消费市场恢复发展、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文明广州”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
展望2022年,广州将可能出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质量与效率再度提升、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网红打卡地标等新态势,但疫情和全球通胀危机将对文化消费市场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严峻形势和广州国际文化影响力偏弱问题,建议广州更加广泛激发商业与民间力量,以国际社会较易接受的方式更加高效地传播广州城市文化魅力;多管齐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用超常规手段稳定和促进文化消费。
张其学: 现任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文化哲学、后殖民主义等。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4项,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贺忠: 现任中共广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1984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起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广播电视局、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州市委宣传部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广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长期负责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涂成林: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获国家特别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谭苑芳: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安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学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省市重大、一般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宗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全国优秀皮书报告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