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治理发展报告(2021~2022)》运用大量的调研资料和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地方治理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由16篇研究报告组成,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篇、地方法治篇和省情调查篇四个部分。其中,总报告为1篇,专题报告篇为5篇,地方法治篇为5篇,省情调查篇为5篇。
总报告重点回顾了黑龙江省在营商环境建设、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人才政策创新、“双减”政策落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对策建议。
专题报告篇着重围绕黑龙江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治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边境地区人口集聚、农村残疾人精准扶贫等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深刻剖析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地方法治篇重点提出基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践、营商环境的司法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省情调查篇重点针对牡丹江市社区党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建设与宜居城市发展、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旅游网络舆情治理、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朱宇: 朱宇 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政治学)带头人,第十二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提案委副主任)。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基层治理。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省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等。2002~2003年为日本政策研究院访问学者(外国人研究员)。出版《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等专著10余部;发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等论文和研究报告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
陈静: 陈静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科学社会主义)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文化名家,省立法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等。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多项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等高层次课题。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等专著4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牵头主笔的3份研究报告获时任省委书记批示。获得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所撰论文《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之源》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论文。
许淑萍: 许淑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行政学)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黑龙江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公共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黑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伦理、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创新等。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主持省市有关部门委托课题20余项。
冯向辉: 冯向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从事地方法治研究。
陈晓辉: 陈晓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
史晓杰: 史晓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政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