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1~2022)》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北京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所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高校学者及政府机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
本报告分析了2021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成就。2021年北京沉着应对世纪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常住人口规模持续稳中有降,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双减”行动成效显现,健康北京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1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来之不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北京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服务业复苏缓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老龄少子化加速,城乡区域群体收入差距缩小缓慢,社会治理内生性有待激发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2022年是北京实现世界唯一“双奥之城”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重大时代课题的攻坚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充分认识和把握首都发展的大势大局,促进服务业和就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着力缩小差距迈向共同富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首都社会治理新格局,以首善标准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
赵小平: 北京师范大学非营利管理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全国义仓发展网络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发展、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组织的生态关系研究——两种不同价值观视角下的结果比较》(专著)、《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合著)、《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合著)、《中国社会组织响应自然灾害研究:以2008年以来重特大地震灾害为主线》(合著)、《为流动人口撑起一片蓝天——社会组织服务流动人口案例集》(合著)等。在《社会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是隶属于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前身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8月。1986年1月更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要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研究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积极发挥意识形态主阵地作用,成为首都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社科研究机构。
包路芳: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和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治理、人口流动等。主要著作:《挂甲屯的故事——北京城乡社会变迁研究》《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等4部,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4项,主持完成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以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李晓壮: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基于北京S区城市管理模式的考察》《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第十五届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