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是金砖国家蓝皮书的第三本报告。相对于2017年和2019年的报告,本报告的主要特点:一是将金砖五国放到了148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和17个亚投行成员国中进行测评,二是以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为主线做了综合分析和专题报告,三是把国别的分析进一步条理化,以便更好地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对比。
报告认为,2011~2019年,金砖五国综合创新竞争力变化趋势各异,印度增长最快,俄罗斯、南非其次,中国增长较缓,巴西有所下降;估测到2030年,金砖五国综合创新竞争力发展趋势呈分化态势,印度、俄罗斯、南非、中国将持续增强,巴西不确定性较强。金砖国家应重点关注基础学科、信息科学/数字经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医学、生物技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上述领域是金砖国家深化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是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发出的重大倡议,为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开辟了新方向、新征程、新领域。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需要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探索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循环效率、促进开放发展的新模式。金砖国家应以“信息物理系统”相关技术作为各自工业化转型的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各国生产和创新体系的独特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更多发展动能;围绕科技创新重点合作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布局,探索建立金砖国家技术银行,加快建立“金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推进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高端智库建设,常态化金砖国家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完善金砖国家治理体制。
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是深化金砖国家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措施,需在综合平台、科技创新基地与中心、人才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设计实施项目。金砖国家应发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压实产业合作基础,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合作方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完善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服务体系网络平台、人才交流网络平台,优化科技创新合作环境。
2007~2019年,金砖五国信息化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升,金砖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平均水平在2015年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国际电信联盟信息通信发展指数(IDI)显示,在金砖五国中,俄罗斯和巴西的信息化发展较早,中国在近十年进步迅速,其ICT应用指数方面发展最快,俄罗斯在ICT技能指数上遥遥领先。
技术转移对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加强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深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重点技术领域合作、探索适用金砖国家的行业标准与国际机制、建设技术需求侧主导的技术转移模式。
报告认为,近年来,巴西进行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在包括生命科学、疫情防控、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极地科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巴西重视国际合作,在多边、双边机制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俄罗斯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俄罗斯的研发投入持续上升,研发机构、学术论文、PCT专利等科研产出数量呈增长态势,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等领域进展显著。印度的科技创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在政府支持下,印度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产出呈持续增长态势,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科技水平具备优势。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中国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南非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推动减贫、就业和社会平等,促进包容性增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南非在天文学、古人类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
黄茂兴: 1976年生,福建莆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等。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技术经济、竞争力问题研究,主持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部厅级课题60多项;出版《国家创新竞争力研究》等著作70多部(含合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科研成果分别荣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合作),福建省第七届至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含合作)、二等奖4项等20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入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第2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多项人才奖励计划。2015年荣获人社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获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荣获2014年团中央授予的第1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所在科研团队于2014年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该科研团队所在的党支部201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018年1月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9月获聘为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2019年7月获聘为福建省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赵新力: 男,1961年生,辽宁沈阳人,航空宇航工学博士,系统工程博士后,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资深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部原二级专技岗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原三级职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家专利协调小组成员、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方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完成“863”计划、自科基金、社科基金、攻关、标准化等国家级课题数十项,参加国家级或主持省部级课题数十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发表中英俄文论文200多篇、著作40多部。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清华大学、原国家科委、澳门中联办、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等机构学习或工作。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国家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
〔巴西〕约瑟夫·卡西奥拉托: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的创新经济学教授、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本地生产和创新系统研究网络)协调员。
王鹏举: 博士,微志云创(厦门)有限公司合伙人,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海洋文明、科学史。
李闽榕: 男,1955年6月生,山西安泽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G20国家创新行动高级别专家工作组专家,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评估标准化工作组高级别专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评估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处顾问。《光明日报》光明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秘书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及党组成员、福建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版权局)党组书记和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省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国家竞争力、科技创新与评价研究。已出版著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全球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2019)》《中国核能发展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在台湾出版)等著作40多部(含合著和主编);主编和共同主编20多种国家级皮书。并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中央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先后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效益 GDP 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对省域经济评价应用的研究”及多项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福建省第七届至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表彰(含合作),并有20多篇论文和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荣获其他省厅级奖励。2015年以来先后获奖的科研成果有:《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于2015年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15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于2016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于2016年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评价委员会优秀皮书一等奖。
梁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创新管理、新兴技术及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