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报告以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为时间节点,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及推进成效。其间,海南自由贸易港一共推出了与要素自由便利、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相关的80项制度(含配套制度),其基本特点一是制度安排从要素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转向产业政策和保障制度。二是初步形成了中央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海南作为执行主体的制度集成体系。三是加快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立法进程。
制度创新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吸收外资的高速增长,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贸易额达1760亿元,同比增长65.5%。截至2022年5月,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政策项下进口货值达98.9亿元。商品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创新效应不断显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离岛免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落实服务业高水平开放试点,形成现代服务业政策开放高地;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重点产业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园区集聚效应显现,辐射外溢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围绕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以海南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对标CPTPP和DEPA等高水平自贸区协定,细化要素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从税收制度、社会治理、法治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同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建设,形成高质量的保障措施。在“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基本确立的情况下,海南自由贸易港要进一步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依托,形成制度集成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
本报告就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投资便利化制度创新、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专门讨论了国际经贸新规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加工增值制度、教育服务贸易和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等问题。
沈玉良: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商务部全球价值链决策咨询专家,上海自贸试验区决策咨询专家,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决策咨询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新规则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出版《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服务贸易新规则》(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等专著多部。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奖、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多项。
王惠平: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海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财政理论和实践方向博士后、注册会计师资格。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全日制硕士学位。2006年在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理论和实践方向博士后研究出站。曾任职于财政部财政监督司、财政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在财政部工作期间,创新提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理论,并在全国推广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2011年到海南省工作以来,参与制定和实施全国唯一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2018~2021年任海南省财政厅厅长期间,参与推动出台《财政部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方案》。参与制定、推动出台和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政策制度。在全国率先创新性推出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确保胶农利益,促进海南橡胶产业的发展,2020年5月,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主持的《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财税政策和制度安排研究》获得海南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县乡财政困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财政部机关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获得全国第六次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海南的实践;应用经济学;财税理论与实践。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财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财政》《中国财经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著作《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从税费改革到综合改革》、《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小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案例和分析》、财政部重点课题成果《政府会计相关问题研究》、《农业保险理论与海南创新实践研究》等十余部,主编《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报告(2021)》。
赵蓓文: 女,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上海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CSSCI学术期刊《世界经济研究》主编。先后获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及“张仲礼重大学术成果奖”获得者。德国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赵蓓文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或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逾20项。独立撰写的论文、专报曾多次获得包括全国商务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社联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赵蓓文研究员长期从事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近期重点关注制度型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发表各类研究成果数百万字,在《改革》《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专著有:《双向投资中的战略协同》《开放中的战略互动——外贸、外资与金融发展的政策协同》《外资的宏观经济效应传导机制研究》《WTO规则与中国外资政策》《中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演变40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探索与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投资新格局》《从应对挑战到积极主动——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等10多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