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紧扣“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健康北京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健康北京行动取得新进展,无烟北京建设持续推进,健康生活方式迅速普及,公共卫生防护网络更加牢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人民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81.95岁提高到2021年的82.47岁。此外,健康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6平方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各类体育场地总面积达5630.1万平方米。同时,健康产业也开启多元化发展,医学、体育等产业主体数量和规模快速成长。
本蓝皮书从北京市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现状和挑战入手,全面探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意义,总结国内外优秀经验,对北京市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进行制度设计并提出具体方案。另外,本蓝皮书以《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一级指标对应的五个建设领域及健康产业建设为出发点,从北京市河流治理、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养老事业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治理、妇幼健康管理、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各个方面的实践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2)》编辑委员会
组织编写单位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总报告
健康环境篇
健康社会篇
健康服务篇
健康文化篇
健康产业篇
健康人群篇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智库报告系列丛书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智库报告系列丛书
皮书
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盛继洪: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高级政工师。长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系统从事决策应用研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服务。近年来主持课题3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1项,获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二等奖4次。曾担任《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研究》、《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2020)、《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2022)主编。其中“健康城市蓝皮书”系列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委员会“优秀皮书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获一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获二等奖,《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获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获三等奖。
王鸿春: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办公室原主任、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创始理事长,现任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高级经济师。近年来主持完成决策应用研究课题100余项,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委托课题、省部级项目共10项,获国家及北京市领导批示20余项,“转变医疗模式政策研究”等课题获北京市第九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市级奖项共11项。著有《凝聚智慧——王鸿春主持决策研究成果文集》《有效决策》《成功领导者的习惯》等,并先后主编或合作主编决策研究类图书33部,其中“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获得第九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获得第十二届“优秀皮书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获得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2)》获得第十四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曹义恒: 博士,副编审。现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社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总编辑,兼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编辑室主任。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学习与探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及译文10余篇,出版译著2部。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健康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组稿审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