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体育场馆发展报告(2021~2022)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给体育场馆发展带来新机遇。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农村体育广阔市场以及冬奥会的辐射效应赋予体育场馆新的可能,使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类型更加丰富、数量显著增长、发展品质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有397.1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34.1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1平方米。展望未来,体育场馆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秉承六大趋势,即大力开发社区体育资源、突出城市促进效益、高效利用存量资源、健全体育场馆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实现智慧系统与低碳理念的高度结合,在“十四五”时期成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1~2022年,学校体育场馆、健身步道、足球场地等体育场馆场地在承载全民健身功能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体育场馆软硬件同步发展,体育课、大课间、体育社团和校园联赛成为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率的重要抓手;健身步道智能化建设进程加快,对于拓展全民健身空间具有重要意义;足球场地总数显著增长,足球场地设施存量资产再创新高,足球场地服务和保障群众体育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季奥运盛会,冬奥会场馆实现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目标,打造了体育场馆低碳运营样板。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气膜体育馆、智慧体育场馆成为满足全民健身、体育培训等的新型载体,为体育场馆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在“体教融合”实践中,体育场馆平台与载体功能凸显,“体教融合”也提供了全面推进体育运动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历史新机遇,高效整合体育运动、各类研学课程和各种赛事活动将使学校体育场馆成为连接体育运动、科学训练和素质教育的桥梁。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公园等为体育场馆服务业、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