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的第三本,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科睿唯安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形成的研究报告。基础研究人才是基础研究的主体,承担着更新科学知识与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本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估方法和指数体系,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翔实的比较结果。本书抽取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然科学领域2012~2021年的198个学科文献数据,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学科组的划分,从学科、学科组和总体三个层面将上述学科文献数据进行归类,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构建人才指数,进行学科层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在学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组的划分,对应汇总相应学科的人才指数,形成学科组的人才指数;进一步汇总学科组的人才指数,形成自然科学总体的人才指数。通过对这10年各年度及年度合计的统计分析,研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学科、学科组和自然科学总体三个层面基础研究人才的年度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精准制定支持基础研究及其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刘晔: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事人才政策、公共管理、人事制度和人才政策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专项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以及地方委托课题数十项。在《中国人事科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
苗月霞: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人事制度和人才政策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部级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人才特区建设研究》、《澜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发展报告(2019)》、《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2021、2022)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柳学智: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持完成了大量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委托的重大政策制定和实践应用研究课题,出版了《技术移民制度比较》、《中美留学制度比较》、《外国专家队伍建设》、《“高精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澜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发展报告(2019)》、《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2021、2022、2023)、《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与发展趋势研究》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