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强调企业不仅要关注财务绩效,而且要从环境、社会及治理角度衡量企业价值,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可量化、可比较并可持续改善。随着资本市场的实践经验逐渐积累,ESG理念带来的投资效益逐渐显现,投资者们发现其在规避投资风险方面具备突出价值。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基于以上背景,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开展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并编写《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3)》。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按照证监会分类标准,主要从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科创50指数、明晟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 CHINA 200)等A股成分股中筛选出十五大行业样本企业共489家,用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整体ESG发展水平。
本研究报告由总报告、技术报告、行业报告、投资报告等构成。从政策监管、信息披露、投资市场等方面对比海外先进发展经验,解读中国上市公司ESG与ESG投资发展情况,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与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研究方法,旨在对中国上市公司年度ESG表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分析,提出降低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社会风险、治理风险,提升上市公司ESG管理水平的针对性措施。
本书重点对489家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分析,202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得分整体较低,对于气候变化风险的关注不够,社会实践水平普遍偏高,在15个行业大类中,金融业ESG表现较好。本书聚焦十大重点行业中国上市公司ESG实践水平进行分析,并按照不同维度对样本评价为优秀的实践进行展示,分别是制造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制造业(其他行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炼形成了五大发现和五大趋势展望,从结论上看,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升,各大行业差异显著;监管政策方面持续完善,ESG信息披露要求逐渐严格;企业方面,ESG发展理念与企业经营融合深度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ESG实践。在趋势展望部分,希望能为上市公司提高ESG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有效性提供参考,为政府部门、资本市场投资者及其他参与者等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研究基础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最后,展望中国ESG投资的未来方向,从ESG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和风险防控的角度,引导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帮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服务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选取具有行业代表性或具有ESG管理实践示范意义的上市公司,激励和推动更多的企业加入ESG行动,为其他企业融合中国市场特色、提高ESG管理与实践水平提供参考。
王晓光: 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社会责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企业国际化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品牌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可持续竞争力领域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劳工组织(ILO)、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国际组织与国家部委的研究项目数十个,主持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咨询与培训项目上百个,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
肖红军: 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工程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成长方面的研究,曾经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委托的重要研究课题,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著作多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原名中国工业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创建于1981年。1995年3月经民政部批准,改名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作为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主要职能是向政府反映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企业管理政策建议;总结和推广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并开展管理咨询服务;进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协调全国大专院校企业管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开展企业家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国家间的学术交流等。研究会现有理事单位近300家,涵盖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自成立以来,研究会不仅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培训了许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且就高等管理教育的改革、成人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向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好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原为2014年成立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的定位是充分发挥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优势,将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联结起来,引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高中国企业的责任竞争力。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单位来自全国多个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主要任务是从事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与教学案例开发、举办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活动与会议、开展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跟踪评价、提供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高端培训和咨询服务。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国内专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推广的专业机构,其核心团队包括国内较早从事社会责任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专家,研究院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责任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服务平台、沟通平台、创新平台和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院始终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服务专业机构为着眼点,坚持秉承“融生达道、智造卓越”的办院宗旨,融知成智,积极为企业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用智慧帮助更多企业成就卓越。研究院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经验丰富、胸怀激情、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与服务团队,造就了一批资深的企业社会责任专家。研究院拥有广泛的产业、学界、政府、国际机构资源,建立了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国际平台,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主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联系,形成了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智库”。研究院长期以来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咨询、培训和传播工作,出版了多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著作或研究报告,创新开展了多次不同形式的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培训,研发了适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模式,为30多家中央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社会责任的专门咨询服务,组织了多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和国内会议,积极为企业搭建社会责任的沟通与传播平台。研究院目前是国家标准委员会核心合作单位,参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的制定。研究院创新推出了以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基础、以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为主线、以可持续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