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七大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总体趋好但存在复杂差异的态势。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放缓;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在产业增速、人均产出、产业集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稳步上升;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负增长态势,区域产业发展持续下滑态势明显;东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文化科技进一步融合、文化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构、区域高度协同创新发展;中部五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增加,“云平台”“文化金融”“非遗+”“品牌化”成为发展的热点;西南地区文化产业总体平稳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约化程度逐渐提升;西北地区着力将后发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七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性越来越突出,在不均衡的格局中探索创新并发展,同时全国文化消费呈现活跃上升、结构优化态势,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将迎来全面创新升级。
“文化蓝皮书”总编委会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总报告
区域篇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
专题篇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何继想: 云南和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文化和旅游规划。
胡洪斌: 经济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文化经济学等。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财贸经济》《经济问题探索》《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8部。
柯尊清: 管理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
李炎: 法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跨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主持或参与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思想战线》《探索与争鸣》《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