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州多措并举、有力有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年经济发展以韧克坚,整体增长态势承压而上,新兴动能持续增强,产业格局优化升级,经济复苏行稳致远。
2023年,广州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先机同在的局面。一方面,广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扎实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市上下集中资源推动新项目加快释放产能、促进消费政策对消费潜力的激发、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消费有望回升,民间投资的信心也将逐步恢复,广州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加快好转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外部风险挑战加剧等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新困难、新挑战也不容忽视。
建议广州守住制造业立市“底线”,以产业升级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千年商都”形成的商业文化优势,以及充分融合“大院”“大所”集聚形成的创新人才优势,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城市首位度;率先打造三大开放系统,内外开放双管齐下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率先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真正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利用好南沙平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将南沙打造成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
陈泽鹏: 博士,中共广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市委财经办副主任,曾任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长期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从事产业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组织或参与了广州城市发展规划、财政税收体制创新、党建和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等领域的专题调查研究。
陈小华: 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理学硕士。曾在广州市荔湾区、花都区、萝岗区、黄埔区、增城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功能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发展,组织并指导多项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区域功能定位、统计改革创新等领域的专项调查研究。
李文新: 广州市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街道和社区建设意见、简政强区事权改革方案、投资管理实施细则等多个政府政策文件起草工作,参与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系列丛书的编写。
薛小龙: 博士,广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数字化管理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2011~201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社会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管理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工程管理学报》副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合作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工程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涂成林: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获国家特别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谭苑芳: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安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学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省市重大、一般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宗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全国优秀皮书报告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