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安排与建议:吉林实践

激发民间投资发展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各省(区、市)都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作为本地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书从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措施情况入手,对吉林省民间投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和分析,深入地区及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力求找出制约吉林省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特别是对PPP助力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设计、法律风险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吉林省对口浙江省的契机,加强与代表性先进省份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吉林省在促进民间投资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及整体投资环境、制度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足。最终,提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整体制度安排与政策保障的立体框架及具体实现路径,力求实现吉林省民间投资环境的深度优化、各项相关制度的深入革新及配套政策的灵活有效。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第一,吉林省民间投资发展现状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吉林省民间资本存量、投资主体需求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研究。重点对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如市场准入的政策放开力度;是否有效去除民间投资显性或隐性门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深度及相关软环境和政策优惠的完善程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民间投资26条政策措施具体落实情况及效果等。第二,国家及代表性省份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及实践梳理与对比分析。第三,吉林省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找出了制约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融资难、融资贵;民间投资保障不足;企业持续经营信心不足、资产流动性差,存量资产及资金周转活力不足、偿债压力大;政策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且成本高;交易制度规则不完善、资本安全退出缺乏保障;金融支持缺乏整体联动性、缺乏创新产品设计及有效风险监管等。重点分析了在市场准入、PPP项目合作及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成因。第四,助力吉林省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安排研究。围绕民间投资市场的准入、审批、收费、金融支持、投资保护及风险监管等方面,力求建构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竞争公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发挥制度让利作用,“多予、少取、放活”,强化政府信用约束,给予社会资本公平待遇,创造公平机会,以制度约束实现结果公平,并提高社会资本投资收益,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第五,驱动吉林省民间投资长足发展的政策保障研究。从吉林省民间投资发展的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驱动吉林省民间投资大力发展的软环境建设、配套政策设计及提高执行效率的最佳路径。宏观上,采取“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制度,容忍新事物和新形态,给予一定试错纠偏空间。中观上,加快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给予社会资本参与的空间,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微观上,减少企业经营行政干预,尊重企业自主经营;落实减税降费精神,扩大企业生存空间;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突破瓶颈。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