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与有效策略

自主学习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如何从主要影响因素入手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活动结合,遵循“行动干预—理论建构—行动干预—理论建构”循环路径,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学业指导工作坊,促进大学生学习自主水平提升。工作坊对处于大学学习第一关键期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教学组织干预,经历了入场、第一期干预、第二期干预和效果追踪等过程,被试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工作坊干预下得到了有效提升。基于鲜活的教育实践,本研究就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进行提炼。

动机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和策略性因素“三元交互”共同对大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和学习价值认同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动机性因素,参与和交流平台、自主空间和积极关注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境性因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与资源管理、学习监控与调整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策略性因素。动机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和策略性因素两两相互作用,形成多元、复杂且动态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体系。三类因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动机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因素,是主导性和内生性的因素;环境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策略性因素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促成性因素。在具体情境中,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三类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对大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起主要影响作用。

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应遵循动机激发、空间营造和策略指导三大原则。其中,动机激发是“首要”,自主学习以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要“想学”;空间营造是“必要”,开展自主学习必须有自主的空间,也就是说,学生要“能学”;策略指导是“需要”,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也就是说,学生要“会学”。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明晰学习目标和增强学习价值认同等方式实现。营造自主学习空间可以通过搭建参与和交流平台、创设自主空间和教师给予学生积极关注等方式实现。自主学习策略指导可以通过专门式指导和课程融入式指导实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