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首先介绍了2009 ~2010年河南文化发展报告以及2009 ~2010年河南旅游发展报告,然后专论河南省文化发展各个方向,最后分别从各个行业以及区域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报告。
赵保佑: 男,汉族,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原文化传承弘扬。1981年底毕业于郑州大学,2000年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完成世行研究项目2项,河南省规划项目4项、软科学课题3项,撰写和主编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50多篇。
毛兵: 男,河南滑县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老子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组织管理和学术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河南现实问题和中原文化,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论著5部,研究成果有2项获省级一等奖。
张锐: 女, 河南省方城县人, 历任河南省委外宣办(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和社科理论研究工作, 著有《河南走向现代化》、《河南改革开放30 年》、《河南文化发展与繁荣》等多部学术著作,主编《河南经济蓝皮书》、《河南文化蓝皮书》、《崛起的中原丛书》等, 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报刊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10 多项, 主持完成的多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纳。《河南改革开放30 年》、《崛起的中原丛书》等多项成果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卫绍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学。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学研究,发表《竹林七贤——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陶渊明与六朝文人隐逸之风》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魏晋文学的多维观照》《六言诗体研究》《神秘文化与中国人》等研究专著10多部。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竹林七贤集》辑考及研究”以免于鉴定等级结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及发展路径研究”、一般项目“中原文化与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和“河南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实践问题研究”、“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10多项,科研成果多次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
李立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河文化》副主编。长期致力于甲骨学殷商史与中原文化研究,在《考古与文物》《中国历史文物》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编著《中原文化解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等著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连续多年参与河南省委、省政府文化建设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和省内外文化专题调研活动,对河南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实践感悟和理论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