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社会发展报告(2023)》由总报告、地方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和年度事件报告五个版块组成。总报告着重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和公民权利保障等五个方面总结回顾2022年度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总体面貌;地方报告以辽宁省为特定对象,通过3篇报告介绍分析辽宁省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状况、大连市法律服务业发展面貌和基层样本社区的治理样态;专题报告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题,选取4篇研究报告专门展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和多元化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实践中的精神引领、创新驱动和方法运用之重要意义;调研报告选取分属于不同省份的5个城乡社区(村)为考察对象,呈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基本面貌、优势特色、工作亮点、条件限制、存在问题和完善方案;年度事件报告是对经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评选出的“法治社会发展2022年度十大事件”的文字呈现。
庞正: 原名朱庞正,男,出生于1968年,黑龙江哈尔滨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在职攻读“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于1997年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公丕祥: 山东蒙阴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哲学与法治现代化。先后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出版《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1987年)、《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1992年)、《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1999年)、《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2002年)、《权利现象的逻辑》(2002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2004年)、《法制现代化的挑战》(2006年)、《公丕祥自选集》(2010年)、《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等个人专著多部,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荣获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
李力: 男,出生于1955年,山东肥城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学会经济法研究会总干事、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经济法、法律史、刑事诉讼法。出版著作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等。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项目《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和其他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