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龄人口和老年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市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类社区养老主要服务机构有1300家左右,各类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有400家左右,“嵌入式”养老、“邻里汇”、“养老顾问”制度、智慧养老、社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老吾老计划”等,已成为上海市社区养老的典型模式和实践经验,成为大城养老“上海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5分钟社区生活圈”初步形成,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逐渐完善,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了老年人福祉,提升了养老服务水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情况,探寻上海市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上海健康医学院组建了由40多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分成14个调研小组,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历经一年多时间,对上海市16个区的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数据采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上海市社区养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度研究与分析,形成了《上海市社区养老评价报告(2021)》一书。本书对上海市社区养老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上海市社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如何提升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撑、服务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张捷: 双学士+硕士,高级工程师,曾长期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曾任微创医疗(香港上市公司)核心高管;现任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执行董事、护理与健康学院创始人兼院长、创业学院院长;医疗健康领域复合型专家。目前主要从事医疗健康领域的天使投资和早期项目的孵化指导工作,投资了“逸思医疗”、“纽脉医疗”、“福寿康医疗养老”等一批优秀创业公司,并致力于养老护理和康复人才的培养,倡导并推动智慧养老和积极老龄化;荣获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长三角创业精英人物十佳、浦东新区先进生产工作者。
吴韬: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临床康复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卫青联主席。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并担任上海市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学智能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健康管理分会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主动健康与智慧医疗,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主编和参编论著8部;受聘担任人工智能领域EI收录源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国际主编,中华医学会英文期刊《智慧医学》副主编,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副主编,SSCI & SCI 双检索期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编委。
钱芝网: 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健康经济与健康产业规划。已出版著作4本,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SSCI论文11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及政府和企业纵横向项目110多项;主编“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省级精品教材1本,主编并公开出版其他级别教材25本;主持建设了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1支,2项教学成果分别被评为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全国医学教育百篇优秀论文三等奖,13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被授予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6年当选为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万广圣: 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主动健康行为等。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健康经济、管理与政策评估中心访问学习。主要从事健康服务、健康管理行为及健康保险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SCI/SCI检索论文7篇,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10多项,担任副主编或参编教材8本。
黄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亚太地区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主席,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模拟医学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学会智能医疗健康专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医学教育专委会主委,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候任主委等;《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主编,《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高校医学教育》、NUCL.SCI. & TECH.(SCI收录杂志)等杂志副主编;影像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分别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康复医学建设发展功臣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称号、奖项;先后在Chemical Review、Science等发表SCI论文及评述二百余篇,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主编Nuclear Medicine in Oncology及Personalized Pathway-Activated Systems Imaging in Oncology等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3部,《PBL导论》《核医学》《影像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等中英文教材与专著30余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新药创制项目等科研课题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国家级教学特等奖及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
郭琪: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院长、上海市慢性疾病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生活方式疾病与老年性疾病预防与康复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临床擅长心—肺—肾为主的脏器康复。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0多篇SCI合计影响因子150余点),主编出版著作7本,主译2本,编写(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各1本,参编临床指南教材2本,参编原著16本。共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经费资助700余万元。获得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取得国际学会奖项4项。在国内外20余个学术团体兼职理事、副主委、常委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