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发展报告(2021)》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由序言、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等构成,重点分析、介绍了2020年叙利亚国家政治和解进程、国民经济动态、外交环境与举措和新冠疫情及应对等议题。
第一,2020年,叙利亚处于三方不对称的割据状态,国内政治形势进入“没有战争,没有和平”的僵持阶段,政治和解困难重重。第二,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粮食危机,持续的电力、燃料严重短缺,叙利亚镑兑外国货币汇率持续下跌,叙镑急剧贬值,外汇储备告罄,物价飞涨,公民购买力急剧下降,高失业率和高贫困率并存,国内外难民回归遥遥无期。第三,2020年叙利亚外交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也面临诸多挑战。第四,新冠疫情大流行,经历十年战乱的叙利亚公共卫生系统已十分脆弱,远未做好应对大流行病——新冠疫情的准备。
本报告同时就叙利亚农业经济的历史与现状,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现实,基础教育重建,族群关系演进,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流变,西方国家制裁,内战中各方武器来源,库尔德自治政府罗贾瓦产生、演变与治理体系,以及叙利亚难民在土耳其的生存状况及治理困境等议题系统性地进行专题分析。对上述相关问题的专题梳理,有助于全面了解叙利亚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今与昔,了解西方国家制裁的非正义非人道性,了解极端主义及其组织的复杂性,了解漂泊异乡的难民处境以及给难民收容国带来的问题,等等。
王新刚: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美国南半球研究会终身会员,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世界史、中东史、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科研与教学。先后参与、主持国社科重大课题,教育部重大、专项、重点和一般课题等2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等专著3部,合著5部。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先后赴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本福冈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留学访学讲学。
王晋: 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科学学院博士毕业,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Middle East Quarterly(《中东季刊》)、《中国社会科学报》、《外交评论》、《国际安全研究》、《西亚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研究》等中外期刊等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方卫视和深圳卫视等国际时政特约评论员,担任The Diplomat(日本)、《联合早报》(新加坡)、澎湃新闻等专栏作者;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等多项,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多部。
马帅: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助理研究员。
胡耀辉: 历史学博士,中国中东学会理事,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西安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从事中东近代史、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侧重于研究叙利亚与黎巴嫩历史与文化问题。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探索》《科学·经济·社会》《生产力研究》《中东问题研究》《中东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出版《“一带一路”国别概览·叙利亚》《“一带一路”国别概览·黎巴嫩》著作2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的子课题项目,参与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