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由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政府研究室、广州市统计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本报告由总报告、经济转型篇、行业产业篇、财政金融篇、区县篇和附录6个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2011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广州市积极应对,克服困难,使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物价逐步趋稳,民生不断改善。全市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旺盛,旅游市场繁荣;固定资产投资趋稳,价格水平升幅收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支出投入加大,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仍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美欧经济复苏不容乐观,国内宏观调控将以稳为主,我国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2年,广州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合理引导投资需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创新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实现对外经济贸易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沈奎: 男,现任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国学专业博士课程研修班毕业,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于湖南财经学院经济系,1986年起进入广州开发区,先后在广州保税区经发局、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政策研究室工作,从事招商引资、经济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多项课题报告撰写,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开发区发展、创新政策、科技园区、城市化等,主要作品有《创新与政府》(合著)、《开发区大有希望》(合著)、《广州开发区20年》(合著)、《创新引擎——第二代开发区的新图景》,另发表论文10多篇。2011年,调任广州市政府研究室主任;2013年起任现职。
郭志勇: 男,现任广州市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1978年起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学习,分别获得农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赴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进修。曾任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曾担任广州市“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广州市“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牵头组织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主编《新起点、新征程——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汇编》等文献,先后撰写和发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对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等多篇论文。
庾建设: 男,现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大学应用数学系副主任、主任;1993~1994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至2003年12月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任广州大学校长。2014年1月起任现职。主要从事常微分方程与泛函微分方程以及差分方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曾获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部省科研项目1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199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2年获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黄平湘: 男,现任广州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主要从事经济形势分析与研究。先后参与大量经济社会研究课题,组织并参与撰写了《穗沪杭苏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广州与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金融危机影响下广州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广州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州金融业逆势而上》《广州与国内中心城市的比较研究》《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等。
涂成林: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获国家特别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