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高中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

2019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以此为背景,浙江、山东、上海等省份教育部门陆续出台学生发展或生涯教育指导性文件。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劲动力。生涯规划教育是连接学生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高中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在高中阶段积极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时代之需。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生涯规划教育有更迫切的现实需求。

本书总报告兼顾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特征进行整体概括,并针对我国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情况提出前景展望。基于对高中生生涯规划及生涯教育的总览,本书专题篇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探索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施路径并构建“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生涯教育战略管理分析框架,为普通高中实施生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全国范围的数据分析是识别相关问题、预测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本书调查篇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对全国高中生及其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基于科学的数据,本书首先对高中生涯规划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其次调查了高中生家长对高中生涯规划的参与情况、特征表现、规划内容等,为研究高中生涯规划情况积累了量化数据。本书案例篇包括我国多地区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型优质教育组织中的教育实践者的研究成果,涵盖了生涯规划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实践重点,兼顾个性化与数智化教育改革等议题,为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全面的参考。

基于定量研究和案例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书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总体不足并存在区域差异。第二,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有待加强,高中生生涯规划师资不足。第三,高中生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校内,教师授课时间远多于自习时间,在校外学习时以自习为主;高中生在周一至周六均保持高强度学习节奏,周日有所放缓;高中生在空闲时间主要与同伴交流,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均较少。第四,家长参与学生生涯规划起步晚,亲子沟通对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升学压力倒逼家长进行生涯规划,侧重点有地区差异,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仍需加强。第五,在学业规划方面,家长认为学生的选科自由度较高,但选科结果仍呈现“文理分科”的制度惯性,选科影响因素中未来的专业志愿选择范围颇受关注;家长对不同的升学路径均有一定了解,在了解所在省份往年各批次分数线时体现出较强的升学期望。本书主要建议如下。第一,家长应尽早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强化对升学路径的认知,全面了解升学选择和最新政策,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发展路径;同时,家长应对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和从事的职业类型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进行亲子沟通,在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专业选择和职业类型进行规划并提出建议。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包括机构、制度、目标和资源在内的生涯教育战略实施体系,完善规划评价、实施评价和结果评价机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