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3~2024)》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北京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所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及政府机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
本报告分析了2023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提升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攻坚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进展的关键期,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社会活动恢复发展的第一年,面对内外部各种风险挑战,北京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七有”“五性”,以首善标准着力改善民生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
2023年,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首都北京在聚焦民生诉求,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上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城乡差距缓慢缩小,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持续拉大;少子老龄化加剧,家庭的社会风险性和脆弱性加大;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强,发展均衡性仍面临诸多困难;“微民生”公共服务设施需求迫切,统筹布局存在掣肘;物业服务引发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基金会发展不均衡,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分化明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融合发展还需加力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客观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动态认识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速扭转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不利局面;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确保首都人口稳定和适度;高站位谋划首都教育高质量建设,推动首都教育高水平现代化发展;多层次多样化推进“微民生微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金会发展质量,健康发展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统筹谋划,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通过持续开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建美好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
赵小平: 北京师范大学非营利管理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全国义仓发展网络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发展、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组织的生态关系研究——两种不同价值观视角下的结果比较》(专著)、《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合著)、《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合著)、《中国社会组织响应自然灾害研究:以2008年以来重特大地震灾害为主线》(合著)、《为流动人口撑起一片蓝天——社会组织服务流动人口案例集》(合著)等。在《社会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包路芳: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和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治理、人口流动等。主要著作:《挂甲屯的故事——北京城乡社会变迁研究》《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等4部,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4项,主持完成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以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李晓壮: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基于北京S区城市管理模式的考察》《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第十五届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