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会发展报告(2024):社会与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年度报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相关领导对本书的调研、基础资料供给和写作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和帮助。本年度,报告涉及的社会发展话题更加广泛,内容也更为充实,作者们围绕社会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深入剖析了四川社会发展现状。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守护中华文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社会建设和人口发展领域,推动城乡融合、提升生活品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是四川省重要工作内容。一是需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如何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仍是促进地方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其中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核心。四川省提出要聚焦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引领带动面上工作实现整体跃升,包括持续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三是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趋势性变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释放四川三孩生育政策效应,稳定并适度提高生育水平,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构建生育友好社会环境,将是实现四川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王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近年来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软科学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的多篇对策建议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刘金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支部书记、所长、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博士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四川天府青城社科菁英、四川省第十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百人专家库”成员、世界银行GEF7中国绿色和碳中和城市项目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专家(CD-IC2)、成都市科协“科创中国”专家服务团医疗健康产业技术与政策服务团队领衔专家、“一老一小”健康治理创新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抽检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担任四川省婚姻家庭与妇女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社会保障、人口社会学、人口与健康、老年人口学、民族人口学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省软科学项目2项;市软科学1项;省政府政研室、省政务调研、省人口普查办、省人社厅、省妇联等部门委托项目20余项。主研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入选软科学要报汇编。先后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3部。在CSSCI、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普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对策建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罗木散: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近几年主持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国家民委项目1项;出版专著《春去冬回:凉山彝族农民的流动生活》。在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结拜姐妹:当代凉山彝族妇女组织的建构及社会意义》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