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4)

自2017年以来,地方债始终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截至2023年底我国地方债存量规模已超40万亿元,在债券市场中占比为26%。近年来,地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了稳增长、保民生、补短板、促基建的作用,并助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重要、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热点之一。

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但仍面临多重压力,在土地财政持续弱化、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担忧持续上升。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地方债发行规模再创新高,在“一揽子化债”方案推进下再融资债大幅增加,助力缓释债务风险;地方债新增限额保持高位、募投领域持续拓宽,积极支撑稳增长、促基建。与此同时,常态化风险防控力度不减,全链条、穿透式严监管进一步落实落细,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序发展的同时,地方债市场仍然存在付息压力加大、内部结构失衡、投资撬动作用有待提升、配套市场基础设施有待健全等问题。展望未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调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后续积极财政仍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地方债将继续稳步扩容、优化结构;同时注重效率提升,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发挥好政府部门的投资引导作用;并将持续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境内外地方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本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延续往年撰写思路,结合宏观经济领域新动向、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政策、地方债市场运行新现象等,运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2023年地方债市场整体运行情况、31个省(区、市)地方债市场运行情况、地方债资金投向特点及八大主要投向领域情况。此外,本书还结合“一揽子化债”方案推进、特殊再融资债重启的新背景对特殊再融资债助力债务化解展开了研究;基于地方财政承压、债务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的现状探究了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支持地方债务可持续发展;对美国、日本地方债发行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等。围绕上述一系列研究,本书就新形势下地方债的发展演进做出了合理展望,就各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投资者、政府等市场参与方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助力我国地方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