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增,规模持续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增长最快,数字技术助力服务贸易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服务贸易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活力充足。本书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热点、亮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梳理分析服务贸易9个细分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显著特征,并结合热点专题与国际经验,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书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伙伴、贸易开放度等角度对2023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围绕制度型开放、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服务贸易结构、区域发展、传统服务贸易优势和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行业篇对林业,技术,金融,人力资源,运输,知识产权,中医药,旅游,娱乐、文化与体育等领域服务贸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专题研究篇聚焦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中国东盟语言服务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数字技术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国绿色贸易融资、华服文化“走出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中餐服务业国际化、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贸易等热点问题进行充分探讨。比较与借鉴篇聚焦分析全球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动态演化、数字经济协定特征,中国与中东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中日韩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本书集专家学者之智,取产业实践之长。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为激活中国服务贸易增长动能,稳步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提出富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王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讲师,首都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等。
李嘉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交叉学科国际文化贸易学科负责人,首都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兼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优秀教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客座研究员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专项委托项目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采纳。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其中《国际文化贸易论》获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17)”论著类二等奖。作为主编策划、组织、编撰“‘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文化市场研究系列丛书”,“首都文化贸易蓝皮书”系列,发表学术论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等30余篇。
李小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及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和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两区”建设)创新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等近20项。主编《文化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报告》,出版专著《欧元: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矛盾与挑战》等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文化保税区:新形势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等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