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4)》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以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背景,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总报告。基于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结果,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行业领域等不同视角洞察了2023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态势,分析了企业在研发合作、股权融资、成果转化、市场开拓、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对2024年广州整体经济发展走势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态势进行预判,并从拓宽融资对接渠道、培育完善技术市场、加强链接合作、强化企业精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科技篇。梳理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做法与经验,探讨了推进边缘海国际科学计划倡议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总结了广州与上海技术合作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创新平台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态势,探讨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路径,讨论了以“技术自由岛”模式推动广州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研究了广州提升国际技术转移能力的主要策略。
第三部分产业篇。探讨了培育壮大广州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集群的主要思路,分析了广州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了工业元宇宙助推广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总结了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风投创投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推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思路。
第四部分案例篇。以众山精密、探迹科技、广钢气体三家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州海洋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发展历程,分析了创新亮点及其地位,剖析了影响创新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总结了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其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张赛飞: 女,1970年生,湖南邵阳人,工学硕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主要从事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政策研究。主持完成“广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广州科研机构集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广州科技竞争力评估报告”等课题,完成的多份研究报告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出版《全球技术动向与广州技术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等著作,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专著类、论文类、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杨莹: 管理学硕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参与“全球技术发展态势与广州的选择”“广州若干重大科技发展态势及其推进对策”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合著《全球技术动向与广州技术发展》,完成的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参与编撰的《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9)》《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分别荣获“优秀皮书奖”二等奖和一等奖。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曾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共广州市委全会和党代会报告起草、广州市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81年7月,是隶属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定位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全院编制人数174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13个研究所和城市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往、社会治理等专业化研究平台,常年组织开展以广州发展战略、区域公共政策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课题和以老城市新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举办以全球城市评价、宏观经济运行等为主题的系列高端国际会议,编辑出版《开放时代》杂志和《领导参阅》内刊,研创出版“广州蓝皮书”和“广州城市智库丛书”,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致力于打造成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城市智库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