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2024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跨入第十一个年头,站在新起点上,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新任务: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契合自身功能定位和特色,主动全面对接高标准规则,进一步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2024)》以全球视野、中国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制度创新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全书分为总报告、政策法规篇、专题篇、区域篇和国际借鉴篇五个部分,共14篇报告。
总报告回答了如何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问题。政策法规篇紧扣国家战略,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推动制度型开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金融监管创新、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专题篇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受关注、极具前瞻性的热点议题,如负面清单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绿色发展的内涵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环境效应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枢纽功能研究以及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的路径研究,力争作出时效性最强的深入分析。区域篇选取上海、广东、新疆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回顾与总结其建设成效和创新经验,呈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亮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国际借鉴篇对欧美企业区、东盟成员国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发展经验进行深度剖析,以期为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总体而言,本书内容全面、观点鲜明、分析深入,系统呈现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与实践进展,紧扣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重要政策和热点问题,在梳理翔实的典型案例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政策的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区内企业等提供了实用的建议指导,对了解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发展的理论动态、政策导向、制度创新进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是依托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广东省重点智库。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的机构之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政策研究”的理念,坚持每年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编写“自由贸易试验区蓝皮书”,受到从事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研究机构、媒体、智库的广泛关注。
李善民: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原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自贸区制度创新、公司并购与重组、科技金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省市重大招标项目或委托项目等5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从2015年起连续8年主编出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著有《国有企业与促进共同富裕》《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研究》《融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机制创新》《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案例——兼论广东科技金融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等专著及教材20多部,学术成果多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南粤教坛新秀”称号。
符正平: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由贸易港、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管理评论》、《科研管理》及Business Horizon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李胜兰: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区域与产业创新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司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财经研究》、Energy Economics、Jour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70余篇论文,出版15部学术专著。承担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多项成果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采用。获得5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3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山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史欣向: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习近平经济思想、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智库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在Applied Economics、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中国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3部。荣获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调研报告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海南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董淳锷: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企业法、合同法、市场监管法、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法律实施机制与法律实效等。在《清华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部级课题、广东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8批资助项目等课题;获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等;参与《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等多部地方立法的条文起草、立法论证、立法评估和立法修改工作,撰写的多篇决策研究报告被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