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发展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过程中,我国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支持。在国内,我国社会组织在党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国际上,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参与国际公益项目,为全球治理和公益事业贡献了重要经验和资源。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4)》总结2023年我国社会组织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引领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书呈现了2023年我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慈善组织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2023年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的网络舆情热度持续上升,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推动社会责任落实和公共服务优化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本书还总结了我国社会组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参与全球治理的丰富实践与宝贵经验。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在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国际援助、减贫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环保治理的多元协同,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需通过有序的创新措施提升自主性与服务能力。未来,促进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应以党委领导下的有为政府引导为核心,完善机制转型,强化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动态调整投入。同时,要构建关系网络,推动多元融合,优化社会组织的生态环境,为其高质量发展创造良性空间。此外,还需有序推进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积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促使社会组织实现自主转型,树立全周期服务理念,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创新开放体制,完善共同缔造的发展模式,以确保其长远发展。
吴丽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公共政策评估、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团中央等省部级课题。主要著作有《中国流动人口性和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管理研究》等。近年来,在SCI、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得《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文摘转载。获得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论文类)优秀成果奖。
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等20余项。主要著作有《集团化管控与企业文化建设》《青年就业问题应对之道:基于公共卫生危机视角》《青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等。近年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人口与经济》、《北京社会科学》、《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与理论文章7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郭磊: 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保障系执行主任,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副秘书长。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访问学者。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北京高校青年教师“雨燕”计划、北京市“青马工程”青年教师及骨干科研人才班。 研究领域涉及收入分配、养老保险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SSCI、CSSCI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文科建设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学者、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等15项。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保障。出版学术专著《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研究》《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双轨之道与改革之路》《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工资和养老保险的协调与互动》。在《人口与经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探索与争鸣》《软科学》《贵州社会科学》《中国社会保障》《中国财经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与理论文章3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黄晓勇: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本皮书的策划创始人,兼任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能源安全、世界经济、社会组织等。先后在日本明治大学、东京大学、爱知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和讲学。主要著译有:《中国社会组织报告》《世界能源发展报告》《天然气人民币》《中国节能管理的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能源的困境与出路》《能源博弈论集》《日本的产业政策》《诺贝尔奖之问》《经济大国的寂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