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超预期因素冲击,医药制造业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药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应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药装备短板,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本报告对2023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绿色制造、工艺改造、投融资、国际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多肽类药物、维生素B2、双(多)室袋输液、合成生物学、连续反应技术、数字化工厂、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研发和生产状况。
2023年,医药制造业各主要子行业从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交货值三项指标看,只有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实现了正增长,其他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海外产能转移,国际需求不振,国内出口下降;医改步入深水区,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持续实施,市场高端供给不足与低端产能过剩,消费观念改变等因素,都是影响2023年行业总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医药工业要通过持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医药工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供应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健康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温再兴: 男,1954年1月23日出生于福建龙岩市。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特聘专家。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之后在外贸部人事教育劳动司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先后从事过干部调配、技术职称评定、外派干部管理等工作。1998年9月至2006年8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任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暨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副秘书长(副司级)。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任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巡视员(正司级),主管药品流通和商务信用等工作。自2014年2月起,在一些医药行业协会担任专家,参与行业发展研究。曾被聘为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与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现为“药品流通蓝皮书”和“制药工业蓝皮书”主编。
曲继广: 高级工程师。现任石家庄四药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先后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工商联科技创新企业家、河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河北省优秀企业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企业家、中国医药十大新锐人物、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胡建伟: 自2017年12月起,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9年1月兼任集团总法律顾问,主要负责战略规划、品牌、运营、法务等工作。2020年1月起,主持集团经营层工作。1994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政府机关工作,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有深入研究,熟悉医药卫生行业。
潘广成: 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会长。历任卫生部医疗器械局干部、处长,国家医药管理局人事司处长、副司长和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会秘书,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