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能源发展报告(2025)》是“甘肃蓝皮书”系列成果之一,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科研人员合作撰写。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立足甘肃实际,全面总结了2024年甘肃能源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梳理分析了甘肃省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取得的成就,科学研判展望2025年发展形势,就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甘肃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谋划甘肃能源发展和政策安排提供参考。
本书总结了甘肃省能源行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全面推进甘肃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项建议。本书指出,2024年甘肃能源行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储能等,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行业发展的各项部署安排,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煤炭行业强化保供能力,总体运行平稳;石油行业着力增储上产,全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天然气行业加强应急调峰保供能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电力行业多维协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劲,全力迈进风光强省。2025年,甘肃将迎来“十四五”收官之年,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甘肃能源行业将保持良性发展态势,持续攻坚进取。为加快建设甘肃省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甘肃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煤炭行业绿色升级,着力构建有机立体的煤炭储备体系;要坚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推进油气行业提质增效;要系统推进新型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安全水平;要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多维度挖掘消纳潜力,推动绿电交易。未来,甘肃能源行业将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陈永胜: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333”“555”创新人才,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大立法顾问、甘肃省法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中国西部开发与法律制度建设》等专著20余部,在《人民日报》《理论视野》《科学社会主义》《党建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牛继恩: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正高级经济师,兼任甘肃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搭建甘肃省电力节能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电力人工智能行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主持的“安全小哨兵-作业现场违章智能识别纠正系统”获甘肃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暨2023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原生应用创新赛道(泛政府)金奖,两项成果获甘肃省企业联合会创新成果一等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市州级科研项目2项,在《中国电力报》《甘肃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王荟: 硕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参与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4项,主持完成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参与完成各类省级课题4项、各类厅局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撰写专著2部,主编图书2部,副主编图书3部。在《甘肃社会科学》《开发研究》《当代县域经济》《发展》《甘肃政协》《新西部》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项资政建议报告获得省级领导批示或省政府部门采用。主持完成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3项、院级课题4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