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系统相互关联和统筹兼顾的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作出重要贡献。
本年度可持续发展评价仍沿用《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CSDIS)”及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从全国、省(区、市)和城市层面分别开展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从综合评价结果看,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从2017年度的57.1攀升至2024年度的84.4,累计增幅达到47.8%,连续7年呈现稳步增长。分年度看,综合指数增速个别年份有所放缓,多数年份增速在5%以上。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较高,有8个省(区、市)跻身前十位,西部和中部地区各有1个省(区、市)进入前列。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持续提升,综合能力较强的城市均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未来,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完善公共服务为抓手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为核心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三者协同,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本研究还分析了阿塞拜疆巴库、印度德里、日本东京、澳大利亚悉尼、美国旧金山、挪威奥斯陆、南非开普敦、埃及开罗以及俄罗斯莫斯科9座国际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成果,并与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时,围绕可持续发展全球实践、中国碳市场建设、ESG投资、绿色金融等主题做了专题研究,对河南、上海及成都等地,以及联想、飞利浦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
陈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政策、低碳发展、环境经济问题、绿色低碳转型、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完成中央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研究课题约40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转型、重大区域战略等主题,完成国家部委委托研究课题10余项。撰写相关内参报告60余篇,多篇内参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文件起草、前期研究和第三方评估等工作10余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次。合作出版著作7部,在核心期刊、重要报刊公开发表文章80余篇。
王军: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研究员,博士,曾供职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任处长;曾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金融》《中国财政》《瞭望》《金融时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已出版《中国经济新常态初探》《抉择:中国经济转型之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资产价格泡沫及预警》等10余部学术著作,多次获省部级科研一、二、三等奖。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改革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多次参与中央主要领导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多篇研究报告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工作期间,一直负责跟踪研究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对重大宏观经济问题提出分析建议,为中央、国务院决策提供参考。作为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共主持完成深改办、中财办、中研室、国研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国开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等部委及机构委托的重点研究课题40余项。
郭栋: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纽约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讲授微观经济学、可持续指标、气候风险与场景分析、可持续城市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企业管理、可持续城市政策及评价、可持续金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项目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客座教授、专业研究学院高级招生顾问等职。在中国曾任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讲授可持续金融学)、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河南大学讲席教授等,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授课。领导设计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系统,评估中国11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连续多年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合著《金融生态-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等书,分别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及中信出版集团在中国翻译出版。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与教育学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获亚洲协会授予的亚洲青年领袖等称号。
刘向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开展重大课题或咨询项目研究分析工作40余项,主持并参与国家发改委、中财办、中宣部等交办的任务20余项,撰写内参稿件60余篇,10余篇内参或上报件获得国家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公开发表期刊论文合计60余篇,出版专著1部《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的现代化理路》(入选2020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第二十三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合著《当前中日政经关系问题研究》《“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参与编写《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18~20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