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开放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准则,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倾向和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开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在战略和策略上作出新的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全国和各省份开放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分析总结,进而基于评估分析结果对未来推动开放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显得更为迫切。本年度的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为主题,通过总报告以及开放形势篇、经贸往来篇、交流合作篇、制度开放篇和开放布局篇,全面而富有建设性地评价当前我国经济开放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总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体现开放形势、经贸往来、交流合作、制度开放、开放布局等方面状况的经济开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2023年全国和各省份经济开放发展指数进行测算。研究表明,2023年中国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为29.75,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3.5%。二级指标中,2023年开放形势、经贸往来、交流合作得分较2013年下降了19.8%、30.4%、5.0%,制度开放和开放布局得分较2013年增长了72.8%和108.2%。从各省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开放发展指数总体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未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欠发达地区的制度开放和开放布局指数增长较快,未来可能会成为引领欠发达地区开放发展的主要力量。面对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未来推进开放发展,要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在继续向发达国家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开放;在继续巩固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在继续坚持“走出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在继续坚持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分报告由开放形势篇、经贸往来篇、交流合作篇、制度开放篇和开放布局篇组成,从不同角度对2023年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开放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开放形势篇分别对2023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全球主要经济体涉华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经贸往来篇分别对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展进行分析;交流合作篇分别对2023年中外人才交流合作、中外技术交流合作、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外安全交流合作进展进行分析;制度开放篇分别对2023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国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及制度体系建设、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参与国际规则规制与标准制定进展进行分析;开放布局篇分别对2023年中国沿海开放新高地建设、中国沿边开放新支点建设、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进行分析。最后,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放发展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回顾。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