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媒介与信息素养研究报告(2023~2024)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政策研究,探讨数字包容框架下公民数字素养提升的需求、现状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发现,数字包容来自对数字鸿沟的反思,但数字包容不仅指消除鸿沟,公平获取访问设备和连接,还包含公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如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问题解决、安全、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例如,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以及不同人群之间,可能存在多个数字素养鸿沟,这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收入、性别、教育和阶层以及其他情况。采用数字包容框架探讨不同群体的数字素养提升情况,是为弥合这些鸿沟和促进社会平等。

本书包括4篇有关不同脆弱群体的调研报告:特殊学校视障青少年数字素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老年人媒介使用及数字素养状况调研报告、乡村青少年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报告以及乡村女性数字能力建设调研报告。这些报告介绍了不同群体数字鸿沟的新形式以及数字素养需求和现状,建议采用包容性数字素养教育,以人为中心促进数字素养提升。

本书包括3篇乡村青年和女性利用数字素养促进在地发展的调研报告。包括乡村民宿从业者数字素养调研报告、利用传播技术扩展乡村性别友好空间调研报告,以及“数字化赋能”形塑乡村创变者调研报告。这些报告以人为中心,探讨数字素养提升在当地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后两个报告,根据乡村妇女的需求重构技术体系,将适宜技术嵌入她们的生活和生计中,特别在非遗传承方面,突出少数民族妇女的经济贡献,突出返乡青年和女性的主体性,为自下而上地建构不同的数字素养知识体系提供了借鉴。

本书还包括3篇有关城乡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报告,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本书提供了相关政策新进展的研究资料,其中,关于人工智能政策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阐释了当前中国人工智能立法的背景、制度要求、内在逻辑和制度启示。

本书研究发现,全体公民数字素养的提升是实现数字包容以建构平等社会的关键。数字包容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也需要自下而上地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数字素养教育,以通过数字素养提升促进在地的包容性发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