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科学指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有与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和保存相关的过程和成果,包括研究过程、数据、成果、方法与材料等,都能以可访问、可重复的方式向科学共同体及更广泛的公众开放。这种科学的开放性,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可达性,也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共享与再利用,进而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创新与合作。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大会第41届会议审议通过《开放科学建议书》,标志着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的新阶段。2023年和2024年,中关村论坛连续两年举办开放科学相关平行论坛。2024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放科学平台启动,以营造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环境,推动北京开放科学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开放获取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科学产出的可获取性,即科学论文的作者和相关研究数据的获得者应该将论文和数据以免费和开放的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确保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使用。开放获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科学出版模式,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从而加速了科学发现的传播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的价值,并开始采取行动推动这些理念传播。我国政府一直支持全球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并且在推进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贡献。2014年,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发布相关政策声明,要求得到公共资助的科研论文在发表后需存储到相应的知识库,并在发表后一年内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本书立足当前全球开放科学发展的最新形势,对北京开放科学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同时,以当前开放科学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开放获取为专题,开展更加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北京开放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和对策,为打造开放科学“北京样板”提供重要参考。
《北京开放科学发展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分报告、理论篇、专题篇和热点篇。总报告主要围绕全球、中国以及北京三个层面,分析开放科学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北京开放科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提出北京开放科学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分报告针对开放科学实践的两个主要专题展开分析,通过文献计量、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北京开放获取、北京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评价依据。理论篇探讨了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影响因素、图书馆服务开放获取的模式这两个促进开放获取发展的主要变量,同时对开放获取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变革性影响这个最前沿领域进行分析研究。专题篇主要从北京开放学术期刊、北京学术图书馆支持开放科学的政策、北京市属高校开放获取论文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北京开放获取的实践情况。热点篇则针对钻石OA期刊、预印本平台等全球最新开放获取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北京提升开放获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李梅: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战略情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 创新生态和开放科学。
张士运: 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书记、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高端智库领军人物,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人选,北京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智库专家,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高端智库领军人物,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突出贡献学者”、常务理事,北京市创业导师。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战略、政策与情报、开放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与科技战略,主持省部级课题25项,专报获国家领导人批示9篇,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11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1项。在开放科学领域,撰写了《科技冷战背景下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路径》,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领衔编制《北京市促进开放科学实践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主持“面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研究”“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等开放科学领域相关项目。
杨萍: 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资源部主任,北京市统计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开放科学。主持和参与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参编图书多部。近3年,参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面向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库研究项目“开放科学背景下科研范式迭代升级及北京应对策略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平台预研项目“北京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提升与优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项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等多个开放科学领域研究项目。
张敏: 博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开放科学。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多学科、综合性、跨行业的大型科技研发机构,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科研院。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职责使命。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内设机构,成立于1973年,以公益服务为宗旨,开展科技数据的调查分析,战略情报、竞争情报、前沿技术情报、科技安全情报的研究与服务,技术评估、技术预见、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的研究与服务,情报理论和方法以及技术和工具的研究与应用等,致力于建成“以情报为基础的一流科技智库”。
周雷: 硕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咨询服务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