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校长发展报告(2023-2024)》是教育蓝皮书年度研究报告。校长是教育强国的关键人群,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必然是教育家型校长大量涌现,并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本报告以中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家型校长专业成长为主题,通过对校长队伍和校长办学治校的研究,审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发现和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及提升基础教育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报告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发展篇、调查篇、案例篇五大板块。通过数据画像对中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多维特征进行描述,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构建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核心素养框架及专业成长支持系统,结合普通校长的治校经验和管理实践,观照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路径和培养方式。报告聚焦如何推动校长朝向教育家型校长成长问题,将校长的核心专业素养聚焦于学校管理决策、课程建设与教学领导、科研引领学校发展三项能力;将校长专业成长的支持系统概括为社会资本、培训研修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在核心专业素养方面,大多数校长展现了较强的学校管理决策能力,但在经费分配和资源整合方面仍面临挑战;校长们普遍积极引领课程教学改革,但城乡不均衡及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和专业力量不足成为制约中小学校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成长支持系统方面,校长的社会资本积累受到政策支持、区域发展及家校合作等因素制约;各级校长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培训体系趋于完善,但内容重复、优质资源不足问题仍亟待解决;校长职级制、轮岗制等制度实施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在案例部分,通过文本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或口述、观察,对“人民教育家”于漪、“全国最美教师”张人利等六位大先生或卓越校长的办学治校及成长历程进行个案研究,揭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中的关键经验与规律启示,为培养更多的教育家型校长,弘扬教育家精神和落实教育家办学,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发挥校长关键群体的力量,提供专业依据和研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