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4)》对2023年北京对外开放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明确了北京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当前形势变化和国家战略,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对外开放提出建议。本书采用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横向比较、实证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认为在国际规则加速重构的背景下,2023年北京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促进金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在新时代对外开放进程中取得重要成就,对全国对外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两区”建设的引领下,北京对外开放持续深化,进出口规模连续3年突破3万亿元并创历史新高,对外开放配套政策有序落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方面,北京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新三样”释放外贸新动能、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数据要素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北京依托“两区”“三平台”建设,积极探索金融、电信、文化等关键领域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际交流方面,北京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实现文化赋能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文化“出海”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北京持续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方面,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长远来看,新时代北京对外开放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需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强化“两区”平台效应,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数字要素跨境流动等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对接;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重创新人才、创新机构等创新要素集聚与先进技术应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专精特新企业帮扶等配套政策体系,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一体两翼”建设,积极探索电信、金融、文化等限制性服务业扩大开放,助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双奥之城”名片、老字号品牌建设等,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并立足市场主体帮扶、消费者体验优化等,推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黄宝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理事长、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研究院院长,经济学硕士,研究员,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兼任国家督学顾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生》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大学与学科》杂志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先后主持编写《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医学学位体系概况》《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报告》《国外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研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报告》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研究”首席专家;在《旗帜》《大学与学科》《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是学校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响应国家和北京关于智库建设的迫切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创建的科研机构。2017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认定为首批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时期北京对外开放、北京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研究院于2019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22年获评CTTI智库建设标杆案例,2023年获评CTTI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智库建设优秀案例,2024年获评CTTI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智库建设优秀案例。《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作为研究院的旗舰出版物,已连续出版4年,2024年荣获第十五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多次荣获“优秀皮书报告奖”。研究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以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出发点,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对外开放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研究院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百余人,其中多位学者担任全国和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受聘为国家部委、省市咨询顾问或专家,持续为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金砖国家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中阿合作论坛、国际金融论坛等撰写报告和官方文件,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提供咨询服务。研究院在对外开放领域具有显著研究优势和深厚学术积累,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报送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参阅。
赵忠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贸易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际贸易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成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联席理事长、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五届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全球价值链。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管理世界》、《发展经济学评论》、《中国经济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教材、著作、蓝皮书多部,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美国、挪威等国际合作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王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管理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朝阳区委主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开放、产业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曾获党中央、国务院等部门采纳。获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第六至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王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合作外脑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开放政策实践、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出版专著《美国产业地理与对中国贸易政策制定》,参编著作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省部级重大项目,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研究报告曾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多项成果被内参采用上报。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