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我国健康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带来的转型压力,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4)》是“健康保险蓝皮书”的年度系列报告,旨在对2023~2024年度健康保险发展情况进行回顾,研究市场特征,总结发展规律,推动健康保险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框架上,对基于自愿原则的健康保险市场供需分析视角加以拓展,引入了政策性保险框架和准公益性原则,以分析普惠保险发展。二是大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反映健康保险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三是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结合创新药械和慢病管理发展,分析健康保险创新方向。

本书主要结论如下。第一,2023年,中国健康保险业务发展面临转型压力,虽然保费收入实现了正增长,但增速低于保险业其他业务板块,在保险业总保费中的占比下降。2024年,国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为健康保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卫生总费用的持续增长趋势打开了健康保险发展空间,从市场整体状况看,医疗险、重疾险、护理险在业务结构中的相对关系未出现较大改变,但业务结构新格局初见端倪。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国家基本医保管理政策的重大变革,对健康保险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保险业应从产品开发、理赔支付、生态搭建等多方面加以应对。调研发现,带病体人群对“既往症有条件承保”健康保险的需求具有明确性和多样性特点,调研结果可为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第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失能风险的重要安排。经调研,提炼出嘉兴市长期护理保险以多元化待遇保障、保险公司经办管理、数字化智慧应用、规模化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服务为核心内涵的发展模式。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不断完善运营机制、鼓励护理产业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构建了对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珠海市“大爱无疆”惠民保五年发展的评价结果表明,其普惠程度高,减负效果明显,闯出了长效化“防止因病致贫”改革新路,市场有效,公益性强,可向全国复制推广。建议国家出台顶层设计文件,指导各地高质量发展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明确定位定性、监督管理和支持措施等。

第四,基于国际经验,提出我国慢病管理市场最终应走向政府及公立医疗体系引导下的混合模式。对实践层面的研究表明,保险业从业务端与投资端参与慢病管理,主要担当支付方和引流方两种角色。针对保险业参与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产品设计、数据有序互联与共享、推动产业多方深度融合以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针对性等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