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人才强国战略新目标,并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集中论述、统一部署,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进阶,加快蓄势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奋力谱写人才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实践新篇章。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24)》立足于“以人才发展驱动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通过收集人才群体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视角诠释了近年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就,系统归纳了中国人才发展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空间分布和结构层次、评价体系与趋势预测、区域探索与经验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书主要分为总报告、竞争力篇、区域篇和重点群体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综合梳理了我国人才数量、质量、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地方实践的主要成就、主要特点、演变趋势,认为过去十年是全国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持续攀升、宏大人才工作格局全面形成的十年。
在人才竞争力问题上,一是宏观层面关注中国人才在全球的竞争力,明确了中国人才竞争力水平在全球中的定位,理清了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状况、中国省域高学历人才空间集聚及时空演变特征。二是微观层面关注相关重点省市人才竞争力状况。对山东省人才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性的定量评价和分析,并以浦东新区为例,揭示了上海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在区域人才支撑上,一是提取区域共性问题,构建地方人才计划改革框架,并提出优化策略。二是理清地方个性差异,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人才建设的典型区域选择分析样本,系统考察了这些区域的人才问题。聚焦西部地区人才驱动发展的重庆实践,致力于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探索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业现代化人才发展的路径,立足中部河南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需求,构建以重点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为主导的人才战略布局。此外,我国重点建设的人才高地,如北京、上海等重点区域创新人才机制尚未完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人才合作机制也并未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在重点人才群体建设上,围绕高层次人才,建议从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数字赋能等方面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育建设。紧扣基础教育人才,建议优化基础教育人才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瞄准事业单位人才,基于对湖南、宁波、海南三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建议应加快构建国际通行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体系,遏制科研行政化趋势。立足乡村振兴人才,建议培训提升农民数字水平,构建数字农民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定位技能人才,应从提升评价质量、完善激励保障等方面加快推动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奋进新时代,我国人才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各类人才与各级人才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系列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就一定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贡献智慧力量。